关爱妇幼健康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发布日期:2018-09-12 08:36 阅读:2240次
1
孕期营养不仅要满足孕妇生理需要和各类活动消耗,维持自身健康,更重要的是保证胎儿正常的生长发育、顺利分娩和产后的乳汁分泌。
合理膳食内容可以概括为全面、均衡、适度。所谓“全面”即指食物应多样化,我们己经知道营养素划分为能量、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矿物质、水、膳食纤维七大类,四十多个小类,而单靠一种或少数几种食物不能提供人体所必需的全部营养素。
所谓“均衡”就是指各种食物数量间的比例应合理,即应达到最接近人体吸收并可维持生理健康的模式。
所谓“适度”就是指各种食物的摄入量要与人体的需要相吻合。过多或过少,都会影响人体的健康。
2
孕期营养不良可对新生儿和母体健康产生重要影响:
营养性贫血、骨质软化症、营养不良性水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妊娠期糖尿病、胎儿先天畸形发生率增加、早产及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发生率增加、巨大儿等。
近年来国际医学的突破性研究理论——DOHaD,即“健康和疾病的发病起源”表明:生命早期1000天(妊娠期、生后两年)摄入合理、均衡的营养,将降低孩子成年后患肥胖、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疾病的风险,是对一生健康的最重要时期。
3
孕前期:应在怀孕前去医院进行系统检查,治愈或稳定原有疾病,肥胖的准妈妈要先将体重指数尽量控制在正常范围后,选择最佳的怀孕时机,“合理膳食”和“控制体重”是准妈妈需要注意的事情。
孕前期膳食应做到:
①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或补充叶酸制剂;
②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孕期缺铁可导致早产、新生儿低出生体重;
③保证摄入加碘食盐,至少每周摄入一次富含碘的海产食品,如海带、紫菜、海产鱼虾贝类等;
④禁烟、禁酒:夫妻双方务必在计划怀孕前的3-6个月就都应停止吸烟、饮酒,远离吸烟环境,减少被动吸烟的伤害。
4
孕早期(孕12周前):孕前正常体重指数(BMI)的孕妇,孕早期所需摄入的能量与非孕期接近,不需过多的能量摄入,体重增加0.5kg-2kg为正常范围,同时,也应积极应对早孕反应。
孕早期膳食应做到:
①清淡、适口:易于消化、增进食欲,降低早孕反应,关键要适宜的加工和烹调方式;
②少食多餐:不必像常人那样强调饮食的规律性,进食数量、种类和时间应根据孕妇的食欲及时进行调整,孕吐减轻后,即可过渡到平衡膳食;
③保证摄入足量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类或水果,保证每天至少摄入150g碳水化合物(约合谷类200g),早孕反应严重者应及时就医;
④多摄入富含叶酸的食物并补充叶酸制剂;
⑤戒烟、禁酒。
5
孕中、末期:孕前正常体重指数(BMI)的孕妇,孕中、末期所需摄入的能量较孕早期每天增加能量200kcal,体重每周增加0.36kg-0.45kg为正常范围。所以孕妇也不能过量进食,避免体重过快增长,导致妊娠期糖尿病、高血压、难产等。
孕中晚期膳食应做到:
①适当增加鱼、禽、蛋、瘦肉、海产品的摄入量:鱼、禽、蛋、瘦肉是优质蛋白质的良好来源,脂肪含量不高,鱼类作为动物性食物的首选,可提供n-3多不饱和脂肪酸,每周最好能摄入2-3次,蛋类尤其是蛋黄是卵磷脂、维生素A和维生素B2的良好来源,每天摄入一个鸡蛋。
②适当增加奶类的摄入:奶或奶制品富含优质蛋白质,同时也是钙的良好来源,孕中期开始,至少每天摄入300ml牛奶及补充300mg钙剂或喝400ml-500ml的低脂牛奶。
③常吃含铁丰富的食物:从孕中期开始孕妇血容量和血红蛋白增加,同时还必须在肝脏内储存一部分铁,以供婴儿出生后6个月之内对铁的需要量,宜从孕中期开始增加铁的摄入量。来源于蔬菜、豆类等植物性食物中的非血红素铁生物利用率较低,而健康动物的肝脏、血液、瘦肉等血红素铁生物利用率较高,宜多食用,必要时可在医生指导下补充小剂量的铁剂,维生素C可促进铁吸收利用。
6
温馨提示:
◎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孕妇铁的适宜摄入量为:孕早期每天15毫克,孕中期每天25毫克,孕晚期每天35毫克。
版权所有:太湖县妇幼保健院
医院地址:安徽省太湖县法华路262号
皖ICP备08103299号-2 皖公网安备34082502000077号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