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爱妇幼健康
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婚育保健 当前位置 : 首页 > 婚育保健

【健康促进】解读--母婴健康素养55条(第三十四条)

发布日期:2018-09-11 09:13     阅读:2360次

三十四)孕妇应当至少接受5次产前检查并住院分娩。首次产前检查应当在怀孕12周以前。

为什么要产前检查:

  怀孕的过程是对准妈妈身体状况全面考核的过程,各脏器功能负担加重,如果不能耐受将会出现各种疾病。

  定期接受规范的产前检查就是为了全面了解孕妇整个孕期身体健康情况,及时发现异常并积极处理。产前检查还可以明确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及早发现胎儿疾病,产前检查时的保健知识的宣教和指导能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能力。

产前检查的次数:

产检次数根据各人实际情况略有不同,完整规范的产检次数是9- 11次。

但在整个妊娠期间孕妇至少要进行5次产前检查,孕早期一次,孕中期两次,孕晚期两次。如属高危孕妇,应酌情增加产前检查的次数。

 (一) 孕早期健康管理:

孕早期的保健是孕妇和胎儿健康的基础,孕妇在12周之前应接受首次产前检查。

一般在测定尿HCG阳性时,建议做一次B超,可以明确妊娠的诊断并确定孕龄。

确诊妊娠后,应在12周末以内及时前往居住地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 《孕产妇保健手册》。早孕建册可以使孕妇及早纳入孕产妇系统保健管理网络,及时得到相应的保健服务和指导。

首次检查的内容:

孕妇健康状况评估:询问既往史、家族史、个人史等,观察体态、精神等,并进行一般体检、妇科检查和血常规、尿常规、血型、肝功能、肾功能、乙型肝炎,有条件的地区建议进行血糖、阴道分泌物、梅毒血清学试验、HIV抗体检测等实验室检查。

开展孕早期生活方式、心理和营养保健指导,强调避免致畸因素和疾病对胚胎的不良影响,同时告知和督促孕妇进行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

根据检查结果填写第1次产前检查服务记录表,对具有妊娠危险因素和可能有妊娠禁忌症或严重并发症的孕妇,及时转诊到上级医疗卫生机构,并在2周内随访转诊结果。

(二)孕中期健康管理:

每次产检会询问孕妇的饮食情况,有无腹痛、水肿、阴道流液等情况,并且进行血压、体重、宫高腹围、胎位、胎心率、血尿化检等检查,了解孕妇的身体健康状况和胎儿的生长发育情况,进一步完善辅助检查,包括肝肾功能、肝炎病毒、甲状腺功能、血糖、生殖道感染源、宫颈细胞学检查和心电图等。有条件的前提下,按孕周不同进行以下疾病筛查:第7-22周间的母血唐氏筛查或羊膜腔穿刺,检查胎儿染色体是否正常,第20-24周胎儿B超大畸形筛查,检查胎儿外观是否有畸形存在。第24-28周进行糖尿病筛查等。

  (三)孕晚期健康管理:

 随着孕周的增加,妊娠期并发症发生率也有可能增加,因此产检次数逐渐频繁。孕29 - 35周时产检增加至每二周一次;孕34- 35周应对母亲和胎儿再做一次全面评估,复查血常规和肝功能,进行B超和脐血流测定评估,评估胎儿生长发育情况。

分娩前(孕36-40周)。产检频率增加至每周一次。孕36-37周对孕期情况进行小结,预估足月时胎儿的体重,并根据孕妇及胎儿的情况,预定分娩方式及分娩地点。对孕妇加强分娩准备教育,熟悉临产征兆,在心理上、物质上做好分娩准备,随时准备前往医院住院分娩。

 (四)住院分娩:

    住院分娩是提高产科质量的重要措施,由于住院分娩能提供科学规范的助产服务,进一步改善了消毒隔离条件,加强了产程的监护,密切观察并及时发现和处理危险因素,提高了对产科并发症、合并症的处理能力和诊治抢救能力,有效地保障母婴安全。

官方微信

版权所有:太湖县妇幼保健院
医院地址:安徽省太湖县法华路262号
皖ICP备08103299号-2      皖公网安备34082502000077号
技术支持:众和网络

办公室 : 4162062
妇产科门诊 : 4188295
妇产科病区 : 4162133
儿童保健科 : 4160396
儿科病区 : 4162009